本文目录一览:
谁知道“南方有佳木,君子当如乔”是哪首诗里的,这句话是什么意思_百度...
是出自于《茶经》的第一句话,意思是“南方有很多质量好的树木,而你正如其中一个乔木一般,非常的出众,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”这是夸奖对方的一种比喻修辞手法。《茶经》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、最完整、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,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,唐代陆羽所著。
杜牧《题扬州禅智寺》雨过一蝉噪,飘萧松桂秋。青苔满阶砌,白鸟故迟留。暮霭生深树,斜阳下小楼。谁知竹西路,歌吹是扬州。南方有佳木,十年蔚成林。北国铸光剑,不舍伐南林。
这句话的是下一句是南方有佳木,十年蔚成林。句话的意思是南方有好的树木,君子应该像乔木一样坚韧不拔,努力成长。这句话寓意着君子应该具备坚韧、正直、担当的品质,像乔木一样不断成长,追求卓越。
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。精行俭德之人,若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...
所以本人认为应如下断句: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。德之人,若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、四肢烦、百节不舒,聊四五啜,与醍醐、甘露抗衡也。。”“德”通“得”字,这样断句,比较符合全文的中心大意。
一之源》“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,若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、四支烦、百节不舒,聊四五啜,与醍醐、甘露抗衡也。”现代译文:“茶的功用,因为它的性质冷凉,可以降火,作为饮料最适宜。
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,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。——陆羽《茶经》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。若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、四肢乏、百节不舒,聊四五啜,与醍醐、甘露抗衡也。——陆羽《茶经》啜苦咽甘,茶也。
野者上,园者次;阳崖阴林紫者上,绿者次;笋者上,牙者次;叶卷上,叶舒次。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,性凝滞,结瘕疾。茶之为用,味至寒,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,若热渴、凝闷、脑疼、目涩、四支烦、百节不舒,聊四五啜,与醍醐、甘露抗衡也。
陆羽的《茶经》是何时写的?
1、陆羽的《茶经》是公元780年创作的。原文: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,一尺二尺,乃至数十尺。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,伐而掇之,其树如瓜芦,叶如栀子,花如白蔷薇,实如栟榈,蒂如丁香,根如胡桃。其字或从草,或从木,或草木并。其名一曰茶,二曰槚,三曰蔎,四曰茗,五曰荈。
2、唐朝陆羽撰写的《茶经》是公元780年创作的。茶者,南方之嘉木也,一尺二尺,乃至数十尺。
3、中国第一部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《茶经》。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(765年),经几度修改,定稿于780年。《茶经》全书分三卷十章,共7000余字。其内容为:一之源,二之具,三之造,四之器,五之煮,六之饮,七之事,八之出,九之略,十之图。
4、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沈冬梅经过近10年的研究考证,确认国家图书馆所藏的宋刻百川本《茶经》为世界上现存时间最早的《茶经》版本,并经过认真校勘发现这个版本的《茶经》有错讹30多处。这项研究为茶文化特别是《茶经》研究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。
5、如果说《茶经》是成书于764年时陆羽只有31岁(或者27岁),就写出这样渊博的《茶经》,殊令人难以相信。实际上陆羽居住苕溪之后,住处时常变动,又时常外出,并非闭门著书(应以对著为是)。这可从皎然、皇甫冉和李冶等人赠诗中看出。
发表评论